Player FM - Internet Radio Done Right
Checked 6M ago
Lisätty three vuotta sitten
Sisällön tarjoaa 听林栖. 听林栖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Player FM - Podcast-sovellus
Siirry offline-tilaan Player FM avulla!
Siirry offline-tilaan Player FM avulla!
Kuuntelemisen arvoisia podcasteja
SPONSOROITU
T
Threshold
Sometimes a place we consider quiet is just a place we haven’t taken the time to listen. Threshold is nonprofit, listener-supported, and independently produced. You can support Threshold by donating today . To stay connected, sign up for our newsletter . We want to hear from you! Send us your questions about the new season, the content or how it’s made, for an upcoming behind-the-scenes episode. You can submit your questions to outreach@thresholdpodcast.org…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Merkitse kaikki (ei-)toistetut ...
Manage series 3043653
Sisällön tarjoaa 听林栖. 听林栖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Merkitse kaikki (ei-)toistetut ...
Manage series 3043653
Sisällön tarjoaa 听林栖. 听林栖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Wszystkie odcinki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各位亲爱的诗友,《林栖品读诗经》500本预售限量签名版已售罄,今天林老师已经都签完字啦!不仅签字哦,林老师还贴心地在每本书上加盖了自己的私印。给大家送上一份暖冬里美好的新年礼物! 已订购限量签名版的诗友,请耐心等候,书籍 将于1月塑封包装后按订单顺序陆续发货 。谢谢大家的厚爱和支持!没有订到预售限量版书籍的诗友不用担心哦,书籍将于年后陆续登陆各大书店及网店,届时即可购买。 关注听林栖公众号,获取更多及时信息。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啦!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狼跋] * 处境困窘,进退两难 * 泰然稳重,不失其德 * 君子不忧不惧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 跋(bá):践,踩。 ▷ 胡:老狼颈项下的垂肉。 ▷ 载(zài):则,且。 ▷ 疐(zhì):同“踬”,脚踩,绊倒。 ▷ 公孙:国君的子孙。 ▷ 硕肤:大腹便便貌。 ▷ 赤舄(xì):赤色鞋,贵族所穿。 ▷ 几几:走路姿态泰然稳重。 ▷ 德音:好名声。 ▷ 不瑕:无瑕疵,无过错。 “胡,颔下悬肉也。”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胡,指脖颈下的垂肉。 “赤舄,人君之盛屦也。”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赤舄,指古代贵族所穿的华丽鞋子。 “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则诸侯与王同。” —【汉】郑玄 【大白话】 赤舄,即古代贵族所穿的华美礼鞋。根据颜色和装饰的不同分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的就是红色的“赤舄”,它是诸侯和周天子配合冕服所穿的礼鞋。 “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 【大白话】 真正的君子,其内心没有忧虑和恐惧。…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九罭] * 鸿鹄受困,归而无所 * 极力挽留,难舍难离 * 截镫留鞭,取辖投井 * 美周公之说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 遵渚:沿着沙洲。 ▷ 女(rǔ):汝。你。 ▷ 信处:再住一夜称信;处,住宿。 ▷ 信宿:同“信处”。 ▷ 有:持有、留下。 ▷ 无以:不要让。 “夫鸿飞在天乃其常,然时而遵渚遵陆,特其暂耳。”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鸿鹄这样志向高远的鸟儿,它真正应该飞翔的地方在浩瀚无垠的蓝天,而如今却只能在水中小洲和陆地这种低处飞行,这其实并非是鸿鹄真正所应该在的地方。 “无与公归之道也。”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这是诗人不让贵客离开的方法。 【知识拓展】 ▷ 截镫留鞭 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截镫留鞭》:“姚崇牧荆州,受代日,阖境民泣,抚马首截镫留鞭,以表瞻恋”。 ▷ 取辖投井 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出自《汉书·陈遵传》:“汉哀帝时,遵为校尉,居长安中。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下期预告 《豳风 • 狼跋》君子不忧不惧 《狼跋》是一首非常短小的赞美诗。狼在古人眼中代表勇敢,而且因为狼都成群出没,所以也代表一种团队精神和忠诚特质。…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九罭] * 贵客临门,何其幸运 * 何贵之有,衮衣龙袍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 九罭(yù):网眼较小的渔网。九,虚数,表示网眼很多。 ▷ 鳟鲂:鱼的两个种类。 ▷ 觏(gòu):碰见。 ▷ 衮(gǔn)衣:古时礼服,一般为君主或高级官员所穿。 “鳟鲂是大鱼,处九罭之小网,非其宜。” —【唐】孔颖达 【大白话】 九罭小网原本只适合捕捉小鱼小虾,结果却捕到“鳟鲂”这样的大鱼。 “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以龙首卷然。”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天子的衮服上面的龙有两条,一升一降,一条向上冲天,一条下降入地,而上公这类高级贵族官员的衮服只有一条降龙,龙是蜷曲形的盘龙。 【知识拓展】 ▷ 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又称十二章、十二文章,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分别为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有时候分花和鸟两个章)、宗彝(南宋以前就是一只老虎一只猴子)、藻、火、粉米(晋朝以前是粉和米两个章)、黼、黻等,通称“十二章”。 十二章内涵丰富: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山,取其稳重、镇定之意;龙,取其神异、变幻之意;华虫,美丽花朵和虫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彩之意;宗彝,取供奉、孝养之意;藻,取其洁净之意;火,取其明亮之意;粉米,取粉和米有所养之意;黼,取割断、果断之意;黻,取其辨别、明察、背恶向善之意。十二章纹的起源可追溯到舜帝时期。后世沿用成为历代帝王的服章制度,一直沿用到近代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止。十二章为章服之始,以下又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别,按品位递减。例如明代服制规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亲王、世子俱九章。 十二章纹图 下期预告 《豳风 • 九罭》(二)藏衣留客,殷切至极 如此尊贵的客人,诗人十分想要挽留他,那么诗人是怎样挽留对方的呢?这位贵客又是何人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东山] * 一别三年,不离不弃 * 最怕物是人非 * 近乡情更怯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 东山:在今山东境内。 ▷ 垤(dié):小土丘。 ▷ 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 ▷ 瓜苦:苦瓜。 ▷ 栗薪:束薪。 ▷ 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 ▷ 亲:此指女方的母亲。 ▷ 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 ▷ 九十:言其多。 “《东山》一篇,所记时物皆非春日,故以为推言始昏之时物。”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东山》这首诗歌之前所讲的事物环境都不是春天的,而诗人在这里突然描写到了春日景象,其实是在回忆当初和爱人妻子新婚之初的时光。 “黄白曰皇,駵白曰驳。”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皇”指的就是白色和黄色两色相间的马匹,“驳”是指黑鬣、黑尾,身上还间有白色的红色马匹。 “缡,妇人之禕,母戒女,施衿结帨。”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缡”字,指的是古代贵族妇女所戴在腰前的敝膝,这里讲的就是这位女子在出嫁时,她的母亲亲手为她系上这块敝膝。 “九其仪,十其仪,言其仪之多也。”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九”和“十”其实都是虚数,就是说明古代婚姻礼仪的丰富。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大白话】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减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大白话】 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都已变化太多。只有门前那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涟漪的镜湖的碧水,还是旧时模样。 下期预告 《豳风 • 破斧》爱人者,人恒爱之 《破斧》一诗的背景故事是源于一场战争,它和《东山》的背景故事是同一场战争,而《破斧》一诗是从战争本身出发,从集体主义的角度创作,因此诗歌内容也就显得激昂慷慨。具体故事如何,林栖下回分解。…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东山] * 远征归途,阴雨绵绵 * 军旅之苦,犹如桑虫 * 久别家园,荒芜一片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 东山:在今山东境内。 ▷ 慆(tāo)慆:久。 ▷ 士:通“事”。 ▷ 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 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 ▷ 蠋(zhú):一种野蚕。 ▷ 敦:团状。 ▷ 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 ▷ 施(yì):蔓延。 ▷ 伊威:一种小虫。 ▷ 蟏蛸(xiāo shāo):蜘蛛。 ▷ 町疃(tuǎn):兽迹。 ▷ 熠耀:光明的样子。 ▷ 垤(dié):小土丘。 “‘制彼裳衣’盖制其归途所服之衣,非谓兵服。”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制彼裳衣”指这位士兵要给自己制作准备回家路途上所穿的衣服。 “枚,如箸,衔之,有繣结项中,以止语也。”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枚”指小木条,就像筷子一样,行军打仗的时士兵衔在嘴里,木头的两端用带子系着挂在脖子上,为了不在行军途中说话,发出声音。 “读行如纵横之横,谓横衔于口用枚也。”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行”通“横竖”的“横”,就是表示木条横过来衔在口中的样子。 “伊威,鼠妇也。室内不扫则有之。蠨蛸,小蜘蛛也。户无人出入,则结网当之。”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伊威指那些生活在家中阴暗角落里的寄生虫,蠨蛸指小蜘蛛,家中太久没人,屋里一定已经生满各种小虫,蜘蛛也肯定在房门上结网。 下期预告 《豳风 • 东山》(二)物是人已非,近乡情更怯 既然军旅生活的苦楚和想象中家园的荒芜都不是诗人悲伤所在,那么他真正伤感的究竟是什么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 • 豳风 • 鸱鸮] * 无备之苦,劳而少功 * 疲惫不堪,风雨飘摇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 • 豳风 • 鸱鸮]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 拮( jié )据( jū ):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 ▷ 捋( luō ):成把地摘取。 ▷ 蓄: 积蓄。 ▷ 卒瘏( tú ):患病。 ▷ 室家:指 鸟窝。 ▷ 谯( qiáo )谯:羽毛疏落貌。 ▷ 翛( xiāo )翛:羽毛枯敝无泽貌。 ▷ 翘( qiáo )翘:危而不稳貌。 ▷ 哓( xiāo )哓:惊恐的叫声。 “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 俗语 【大白话】 应当在下雨前把门窗捆绑牢固,不要到口渴时才去掘井。比喻事情要早作准备,不要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 手口既病,羽尾有杀敝,言已劳苦甚。 ” — 《毛诗郑笺》 【大白话】 这只鸟真的是劳苦至极,爪子和嘴巴因为劳作而受了伤,连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都失去了华丽的光泽,枯焦稀疏。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 《礼记 • 中庸》 【大白话】 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下集预告 《豳风 • 东山》(一)久别归乡,悲伤何来? 《东山》是一首极其出色的抒情诗歌。诗人是一位远征归来的士兵,他用细腻的笔触发自肺腑地写出自己在归乡途中矛盾而复杂的心理情绪。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鸱鸮] * 寓言文学之鼻祖 * 恶鸟无情,夺子毁室 * 若有备,则无患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 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 ▷ 子:指幼鸟。 ▷ 室:鸟窝。 ▷ 恩:爱。《鲁诗》“恩”作“殷”,尽心之意。 ▷ 鬻(yù):育。 ▷ 迨(dài):及。 ▷ 桑土:《韩诗》作“桑杜”,桑根。 ▷ 绸缪(móu):缠缚,密密缠绕。 ▷ 牖(yǒu):窗。 ▷ 户:门。 ▷ 女:汝。 ▷ 下民:下面的人。 “鸱鸮,恶鸟,攫鸟子而食之也。”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猫头鹰在古人的眼中是一种恶鸟,因为它经常会夺取其他鸟类的幼鸟作为自己的食物。 知识拓展 ▷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诗经成语 ▷ 未雨绸缪 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出自《诗经·豳风·鸱鸮》。 下集预告 《豳风 • 鸱鸮》(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诗人所借的鸟儿回忆往昔、懊悔不已,道出了其遭遇悲剧的原因所在,那面对如此不幸的现实,这只鸟儿除了追悔莫及之外,当下又是怎样的一番状态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 • 豳风 • 七月] * 何人创作,为何而作 * 无体不备,至真至美 图片来自小露 “ 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虫鸟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养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时,其燕飨也节,此《七月》之义也。 ” — 【宋】王安石 【大白话】 《七月》一诗歌体现了古人仰望天文星象自然气候的变化,观察花鸟虫草的物候变化,通过自然物候了解时节更替,顺时节开展劳作,女人们织布做衣,男人们从事农业,家务劳动,除此之外,诗歌里还讲到了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式,家庭的和睦温馨,老少之间的少长之义,包括祭祀礼仪活动等等,其实也是有教化的作用。所以《七月》这首诗歌其实是一首教导百姓日常生活、社会伦理的民间歌谣。 下集预告 《豳风•鸱鸮》(一)寓言文学之鼻祖 《鸱鸮》一诗非常特别。此诗所使用的文学手法是《国风》之前其他诗歌都未曾遇到的。此诗的主角并非是人,而是一只鸟儿,这是一首诗人借用鸟儿的口吻所作的寓言诗。具体故事如何,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七月] * 秋收完毕,清扫谷场 * 飨饮酒礼,尊老敬老 * 美食共享,祝福绵长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七月]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 冲冲:古读如“沉”,凿冰之声。 ▷ 凌:冰。阴:指藏冰之处。 ▷ 蚤:读为“爪”,取。这句是说取冰。 ▷ 献羔祭韭(jiǔ):这句是说用羔羊和韭菜祭祖。《礼记·月令》说仲春献羔开冰,四之日正是仲春。 ▷ 肃霜:犹“肃爽”,双声连语。这句是说九月天高气爽。 ▷ 涤场:清扫场地。这句是说十月农事完全结束,将场地打扫干净。一说“涤场”即“涤荡”,“十月涤荡”是说到了十月草木摇落无余。 ▷ 朋酒:两樽酒。这句连下句是说年终燕乐。 ▷ 跻(jī):登。公堂:或指公共场所,不一定是国君的朝堂。 ▷ 称:举。兕(sì)觥(gōng):角爵。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 ▷ 万:大。无疆:无穷。以上三句言升堂举觞,祝君长寿。 “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礼记•飨饮酒义》 【大白话】 古人举行飨饮酒礼时,六十岁的老人坐着,五十岁的站立在他们身边陪侍,听后差使,这是用以表达长老有序,展现尊老的美德。不仅如此,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要给六十岁的设菜肴三豆,七十岁的四豆,八十岁的五豆,九十岁的六豆,年纪越大的,吃的菜肴越多,用以表明对老人家的尊重。 “飨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论语》 【大白话】 孔子在飨饮酒礼的那一天,一定要等到老人都出门了,他才出门。 下集预告 《豳风•七月》(十一)比真更真,至臻至美 品读完了诗歌,那么究竟这是由谁创作的呢?之前的诗歌,有为讽刺而作,有为抒情而作,有为赞颂而作,而《七月》一诗的创作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七月] * 祭祀礼仪,国之大事 * 冬日藏冰,春暖开窖 * 祭寒祭祖,气顺人和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七月]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 冲冲:凿冰之声。 ▷ 凌阴:冰窖。 ▷ 蚤:通“早”。 ▷ 献羔祭韭(jiǔ):用羔羊和韭菜祭祖。 “国之大事,唯祭与戎。” —《左传》 【大白话】 古时,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两件,一是祭祀,二是战争。 “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 —《左传》 【大白话】 古时候,当太阳运动到北方天空“北陆”星宿时,就要开始采集冰块。到了春天,春分的时候,太阳运动到西陆,一早能在天空中看到奎星出现,这时,就可以打开冰窖,取出冬天收藏的冰块用于日常使用。 “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 —【汉】许慎《说文解字》 【大白话】 韭菜可以长久生长,所以“韭”字谐音即是“长久”的“久”。 “古者藏冰发冰,以节阳气之盛。” —【宋】苏辙 【大白话】 古人收藏冰块使用冰块,并非只是实用,也有调节自然阴阳之气的目的。 下集预告 《豳风•七月》(十)飨饮酒礼,祝福绵长 那么除了祭寒祭祖的活动以外,古人还有其他重要的礼仪活动吗?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Tervetuloa Player FM:n!
Player FM skannaa verkkoa löytääkseen korkealaatuisia podcasteja, joista voit nauttia juuri nyt. Se on paras podcast-sovellus ja toimii Androidilla, iPhonela, ja verkossa. Rekisteröidy sykronoidaksesi tilaukset laitteiden välill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