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er FM - Internet Radio Done Right
Checked 12d ago
Lisätty thirty-nine viikkoa sitten
Sisällön tarjoaa 史考特. 史考特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Player FM - Podcast-sovellus
Siirry offline-tilaan Player FM avulla!
Siirry offline-tilaan Player FM avulla!
Kuuntelemisen arvoisia podcasteja
SPONSOROITU
In 1943, 13-year-old Zuzana Justman and her family are sent to Theresienstadt, a transit camp and ghetto in occupied Czechoslovakia. While the Nazis claim Theresienstadt was a model ghetto with a thriving cultural life, Zuzana and her family face starvation, illness, and fear of the mysterious transports that take her loved ones away, never to return. Learn more at www.lbi.org/justman . Exile is a production of the Leo Baeck Institute, New York and Antica Productions. It’s narrated by Mandy Patinkin. This episode was produced by Rami Tzabar. Our executive Producers are Laura Regehr, Rami Tzabar, Stuart Coxe, and Bernie Blum. Our associate producer is Emily Morantz.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 by Isabella Kempf. Sound design and audio mix by Philip Wilson. Theme music by Oliver Wickham. Special thanks to the German Federal Archives, the Guardian, Will Coley, Th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Slavic Music for the use of their 2018 performance of Hans Krasa’s Brundibar, as well as Zuzana Justman for the use of her film, Voices of the Children. This episode of Exile is made possible in part by a grant from the Conference on Jewish Material Claims Against Germany,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the Foundation Remembrance, Responsibility and Future.…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Merkitse kaikki (ei-)toistetut ...
Manage series 3574529
Sisällön tarjoaa 史考特. 史考特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一個出生平凡的台灣人, 學歷平庸, 家境負債, 事業無成, 結果在34歲那年, 突然接觸到靈修和量子物理之後, 搖身一變, 在美國成為上市企業裡的最高業績團隊, 同行業績全球冠軍, 管理百人團隊, 同時也擔任南美洲薩滿儀式,神聖草藥的協辦人, 引導上百人參加靈性儀式, 來聽聽看他是怎麼利用靈性量子哲學在美國商業環境走到頂峰, 讓自己從平庸匱乏的日子走到幸福富足的生活。
21 jaksoa
Merkitse kaikki (ei-)toistetut ...
Manage series 3574529
Sisällön tarjoaa 史考特. 史考特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一個出生平凡的台灣人, 學歷平庸, 家境負債, 事業無成, 結果在34歲那年, 突然接觸到靈修和量子物理之後, 搖身一變, 在美國成為上市企業裡的最高業績團隊, 同行業績全球冠軍, 管理百人團隊, 同時也擔任南美洲薩滿儀式,神聖草藥的協辦人, 引導上百人參加靈性儀式, 來聽聽看他是怎麼利用靈性量子哲學在美國商業環境走到頂峰, 讓自己從平庸匱乏的日子走到幸福富足的生活。
21 jaksoa
Kaikki jaksot
×#摘要 本集獨白式播客以巴夏的「人生唯一需要的公式」為核心,講述其第四個步驟:「無論發生什麼,都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播客首先回顧前三個步驟,接著深入探討如何應對負面情緒的「扳機開關」,建議聽眾透過自我察覺,辨識並接受負面情緒,而非壓抑。進一步,播客以「心靈情緒手術」的概念,引導聽眾重新定義價值觀,並以自身經驗闡述如何透過練習,減少「扳機開關」,最終達到情緒穩定,保持積極正面心態。 透過「鏡子」的比喻,說明外在世界的改變存在延緩滯後效應,並強調內在情緒反應的改變才是真正進步的指標。 #重點心得 持續保持正面積極的心態,即使面對不如意的情況,是實現人生目標的關鍵步驟,需要從理解自身負面情緒的「扳機開關」(Triggers) 著手。 要改變負面情緒,必須先「擁抱」(own) 並接受它們的存在,而非壓抑或逃避,才能進一步理解並調整內在的價值觀和信念。 人生中重複出現的挑戰或困境,代表著仍有未完成的「功課」,需要透過自我察覺和內在檢測,找出並解決深層的價值觀和信念問題。 將外在世界視為一面鏡子,內在的改變最終會反映在外在,但需留意「延緩滯後效應」(Lag Effect),以內在情緒的改變作為衡量進步的標準。 減少「扳機開關」的數量,能提升情緒穩定性,更容易保持正面積極的心態,並加速個人成長和進化。 處理多層次的內在議題如同剝洋蔥,需要時間和耐心,過程中應保持警覺,盡量避免再次觸發負面情緒。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墊腳石,應抱持珍惜和感激的態度,而非急於逃離,才能穩固人生的基礎,持續前進。 自我價值的認定應來自自身,而非依賴外界的認同或批評,專注於自身的成長,勿過度干涉他人的人生劇本。 透過持續學習和自我反思,逐步完成高我設定的「功課」,才能讓靈魂持續發展和進化,邁向更高層次。 00:00:00 節目介紹與主持人背景 本章節介紹節目包含 0.5 赫茲頻率,並說明主持人史考特為台灣出生,13 歲移民美國,34 歲接觸靈修和量子物理知識後,人生有所進步,現任職於美國上市企業,並擔任南美洲薩滿儀式的協辦人。此 Podcast 旨在分享對自身有幫助的概念。 00:00:51 巴夏人生唯一需要的公式:步驟回顧與第四步驟介紹 本章節回顧巴夏人生唯一需要的公式前三個步驟:1. 跟隨內心最高興奮;2. 盡力採取行動,不執著結果;3.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保持積極正面。接著,重點介紹第四步驟: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並點出此步驟的挑戰性。 00:03:49 理解扳機開關 (Triggers) 與負面情緒 本章節探討如何應對負面情緒。核心概念為「扳機開關」(Triggers),指引發負面情緒的人事物。練習第四步驟的關鍵在於理解自身價值觀與扳機開關的關係,並藉由負面情緒的出現進行自我察覺,進而調整內在價值觀。舉例說明不同扳機開關及其引發的負面情緒。 00:07:23 處理扳機開關的步驟:察覺、臣服與接受 本章節說明處理扳機開關的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同時察覺扳機開關和負面情緒;第二步是臣服並接受負面情緒的存在,而非壓抑或逃避,因為唯有承認負面情緒是自身一部分,才能改變它。 00:09:25 追溯負面情緒的根源:價值觀與信念 本章節以遭批評為例,說明如何追溯負面情緒(受傷、生氣、抗拒)的根源,找到潛藏的價值觀和信念(例如:批評代表我不夠好)。透過量子物理的觀點,指出他人批評與自身價值無關,並鼓勵重新評估這些信念。 00:11:56 我是神的一部分:重新定義自我價值 本章節闡述「神」或「量子場域」的概念,強調其無所不在的特性,並以此說明每個人都是神的一部分,因此不應輕易否定自身價值。透過與他人批評的區隔,建立新的信念:自我價值由自身決定,而非依賴他人認同。 00:16:28 人生功課與靈魂進化 本章節將自我成長比喻為學校學習,強調高我安排的功課具有重要意義,唯有完成功課,靈魂才能進化。以數學學習歷程和電玩遊戲升級為例,說明功課的層級性與重複性。 00:18:05 重複出現的功課與情感關係的例子 本章節以情感關係為例,說明重複出現的功課代表尚未完成的課題。例如,不斷遇到不尊重自己的伴侶,可能源於自身「不值得被愛」的信念。完成功課需要調整內在價值觀,建立新的信念,例如:珍視自我價值。 00:20:15 主持人自身經驗:重複的功課與領悟 本章節分享主持人自身經驗,說明其曾三次離開並重回同一公司,直到領悟到應珍惜和感激現有工作,而非抱持厭惡和逃跑的心態,才得以真正離開。 00:24:44 實體世界如鏡子:延緩滯後效應 (Lag Effect) 本章節將實體世界比喻為一面鏡子,說明改變需要時間,存在延緩滯後效應 (Lag Effect)。真正的改變不在於外在景象是否重複發生,而在於內在情緒反應是否改變。 00:26:42 練習巴夏公式第四步驟的心得與 Lag Effect 的應用 本章節總結練習巴夏人生唯一需要的公式第四步驟的心得,強調減少扳機開關的重要性,並利用 Lag Effect 來確認自身是否真正有所改變,透過觀察自身對重複景象的情緒反應,來衡量進步。 00:27:52 多層次功課與情緒管理 本章節探討多層次功課(如同洋蔥),說明有些功課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以「他人不專心聽講」為例,說明如何透過觀察和預判,盡可能避免觸發扳機開關,並在功課完成前,維持一定程度的情緒控制。 00:30:01 總結與呼籲 本章節總結巴夏人生唯一需要的公式,鼓勵聽眾分享心得,並期許聽眾減少扳機開關,成為自身情緒的主人,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摘要 本集獨白式播客以巴夏的「人生唯一需要的公式」為核心,探討其第三步驟:「採取行動,但完全不去執著結果」。講者首先分享自己過去深受目標導向思維影響的經歷,接著引介巴夏關於「小我」(Physical Mind) 與「高我」(Higher Mind) 的觀念,說明小我的職責在於感知當下並採取行動,而高我則掌握全局,透過內心的最高興奮指引小我。講者以自身及朋友的例子闡述高我如何以看似曲折卻最順暢的方式引導人生,並建議聽眾練習專注於當下興奮,而非執著於預設結果。最後,講者介紹一個三步驟的練習方法,幫助聽眾在追求目標的同時,與高我保持連結,享受更順暢的人生體驗。 #重點心得 巴夏的人生唯一需要的公式第三步「Act on it with zero insistence on outcome」的核心在於,放下對結果的執著,專注於當下行動的興奮感,並信任高我(Higher Mind)的引導。 小我(Physical Mind)負責感知當下,採取行動;高我則掌握全局,透過內心最高的興奮感指引小我前進,其規劃的路徑往往曲折卻最順暢。 成功並非直線前進,高我安排的路徑可能出乎意料,但最終會引領至更理想的結果,因此不必執著於預設的計畫或目標。 透過靜坐冥想,想像願望已實現的景象,感受興奮的能量,然後完全放下,才能有效利用興奮能量並避免干預高我的引導。 將設定目標的習慣轉化為追隨內心興奮,讓高我引導人生方向,才能體驗更美好、更順暢的人生旅程。 小我應避免搶奪高我的工作(預測未來、規劃全局),專注於當下,追隨內心的興奮,才能與高我協同合作。 作者分享自身經歷,說明如何從八年來的職業倦怠,透過追隨內心興奮,最終獲得更理想的工作和收入,印證了巴夏理論的可行性。 作者運用巴夏的「小我」與「高我」概念,成功克服了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設定目標」思維模式,並獲得了更積極的人生態度。 練習巴夏的公式,需要辨別真誠的興奮與負面情緒的偽裝,避免以焦慮或恐懼偽裝成興奮感而偏離方向。 #大綱 00:00:51 巴夏人生公式第三步驟:不執著於結果 本章節開始探討巴夏人生公式的第三步驟:「Act on it with zero insistence on outcome」,也就是採取行動但不執著於結果。主持人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理解容易但實踐困難,並點出其背後深層的挑戰。 00:02:28 目標導向思維的影響 本章節探討主持人從小到大在環境、教育和社會影響下,深受目標導向思維的影響,認為人生需設定目標並擬定計畫達成。主持人分享自身經驗,例如設定學業成績、大學院校、工作薪資、婚姻家庭等目標,並曾參加成功學課程強化此種思維。 00:05:11 小我 (Physical Mind) 與高我 (Higher Mind) 的概念 本章節介紹巴夏提出的「小我」(Physical Mind) 與「高我」(Higher Mind) 的概念,說明兩者組成完整人格,並各自負責不同職責。「小我」負責感知當下並採取行動,「高我」則掌握全局,引導小我。以穿越森林為例,說明小我只能看到眼前景象,高我則能看到整個森林的全貌。 00:09:48 高我如何引導小我 本章節說明高我透過內心最高興奮的情感能量引導小我。高我提供訊息提示,小我需透過感應內心的最高興奮能量來連結高我,並與高我合作完成靈魂旅程。高我安排的路徑可能曲折離奇,但卻是最順暢的道路。 00:11:07 實際案例分享:工作轉變與高我的引導 本章節分享兩個案例說明高我的引導。第一個案例是主持人自身經驗,從原本卡在同一個工作八年,到投資新事業失敗,最後透過意外的機會進入理想工作,說明高我引導的過程可能曲折,但最終結果令人滿意。 00:15:41 另一個案例:衝浪與意外的客戶 第二個案例是主持人朋友的經驗,因著對衝浪的熱情,在出差途中抽空衝浪,意外結識公司最大客戶,再次印證高我引導的不可預測性,但最終結果對個人事業發展有益。 00:17:30 小我的角色與高我的合作 本章節總結小我的工作是追隨當下興奮的感覺並採取行動,而非預測未來。唯有與高我連結合作,才能體驗到高我安排的更美好、更順暢的人生道路,即使過程曲折離奇。 00:19:20 改變目標導向思維 本章節說明主持人學習巴夏概念後,開始改變過去根深蒂固的目標導向思維,不再讓小我承擔預測未來的工作,避免因過度執著於目標而錯失高我安排的更好機會。 00:22:54 練習不執著於結果的方法 本章節分享一個三步驟的練習方法,幫助聽眾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執著於結果,並與高我保持連結。此方法包含靜坐冥想、感受興奮能量,以及完全放下願望。 00:27:38 總結與祝福 本章節總結本集內容,並祝福聽眾享受高我安排的更美好人生體驗。 scott@golden-journeys.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The Formula Step 1 - Follow your highest excitement 跟隨自己內心最高興奮的指示走 最高興奮的能量包括: 喜悅, 好奇, 靈感, 自信, 滿足, 成就感, 好玩, 趣味, 珍惜, 關愛. 重點: 需自我內心檢測, 了解自已所感覺到的興奮感, 是真實興奮的能量, 還是用焦慮, 負面定義來偽裝成興奮的感覺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Elon Musk 訪談 Elon Musk Interview 牛津大學 Nick Bostrom 論文 Gregg Braden - 虛擬世界訪談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Ho'oponopono 1. I am Sorry 對不起 2. Forgive me 原諒我 3. I thank you 謝謝你 4. I love you 我愛你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史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podcast artwork](/static/images/64pixel.png)
1. Linked Breath 連接呼吸 2. Message under the water 水傳遞訊息 3. Pause 暫停 4. Reversing 倒帶 5. Expansion 放大擴張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史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podcast artwork](/static/images/64pixel.png)
1. 心的功能也許超出目前人類所理解的知識 2. 有些文化不鼓勵男性多表達心的感覺 3. Drunvalo Melchizedek – Awakening The Illuminated Heart workshop 心裡有一個神聖空間, 在這個神聖空間裡有一個神秘小空間. 在這裏有顯化自己所有夢想的機會. 4. 進入神秘小空間的心法 – Living in the Heart 5. 在心裡有一群特別的細胞, 功能跟腦一樣, 叫 Sensory Neutrites. J. ANDREW ARMOUR, MD, PhD – The Little Brain in the Heart 6. HeartMath Institute 7. Heart Brain Coherence心腦和諧 – 兩腦合作, 啟動身體潛能, 開啟許多超能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1. 投射-幸福快樂的敵人, 對生活判斷錯誤的原因 2. 當投射出現時, 本人就看不到人生實際的訊息. 3. 投射的人活在腦中的世界, 就不會同時活在現在的世界, 也就是說現在一切的資訊, 這個人就會錯過了 4. 投射 VS. 觀察, 先有投射, 就不會觀察. 先仔細觀察, 就可能可以避開投射 5. 投射的一種, 看不清眼前的人是誰, 因為已經活在自己腦筋裡的劇本, 結果就是對人事的誤判, 然後傷害到自己 6. 投射的人, 等於是中斷和忽略跟神或是量子場域的反饋溝通, 聽不到量子場域的反饋, 等於人生沒有方向了 7. 投射出的能量, 又會再共振同頻的能量體驗, 如果投射出自己很懂又沒有謙虛的能量, 那很可能就會換回一群不懂的人圍在身邊 8. 另一種投射, 就是在自己的腦裡做救世主的劇本, 各種情況都要做幫助別人的角色, 所以就算是眼前的人一切都很好, 沒有地方需要幫助, 這個投射的人還是會把對方想的需要接受幫助, 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產生負面影響 9. 人的生命自然流動方向: 追求快樂, 逃離痛苦 10. 投射的人, 常常觀點定義錯了, 以為是自己快樂的地方, 其實是對自己無益處的. 或是讓自己逃離的現場, 其實是最有可能帶給自己長遠的快樂的時空 11. 找出自己投射的情況, 了解自己這個負面程式是怎麼一回事, 跟自己內心對話, 重新定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1. 巴夏 宇宙第五定律: Everything changes except the first 4 laws.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改 變是唯一的不變 2. Heraclitus “No man ever steps in the same river twice” 3. 一塵不變的習慣, 老舊固定模式, 跟宇宙第五定律可能有衝突 4. 習慣=程式=信念系統, 參考Biology of Belief – Bruce Lipton 5. 許多老舊、過時、沒益處的程式會有理所當然和冠冕堂皇的特性 6. 看自己身上有沒有不適用的程式, 測量標準就是看自己目前人生各方面是在進步中還是停滯中 7. 優點很可能也是缺點. 從幫助自己到阻礙自己. 8. 目前我們人生所有的進展、成就,都是因為這些程式的功能才能到達此處, 可是我們人生所有的困難、瓶頸、失望、難過和裹足不前的情況,也都是因為這些程式不但無法協助我們得到想要的,甚至往往更加以干擾我們的進度 9. 這些程式來自於跟現代生活極不一樣的時空年代,我們這一代的程式來自於父母,而父母的程式來自於祖父母,如此類推,如果我們今年在50歲上下,光是推算到祖父母的那一代,就已經回到了100多年前的清朝末期,清朝末期的人的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家庭觀、愛情觀是不適用在現代的 10. 在1900 年以 前,人類的知識是每100年會增加一倍,到了1945年左右,人類的知識縮短到每25年增加一倍,再到了2000網際網路的時代,人類的知識變成每13個月就增加一倍,現在人類正在進入網路3.0的時代,有人估計我們的知識每12小時就增加一倍. 11. 每個父母都想把人生寶貴經驗和智慧,都傳給自己的子女,好讓下一代的未來人生可以越過越好, 但祖父母他們也不知道頭腦裏面幾乎95%以上的程式,是來自於比他們更古老的上一代,他們心裡面所認為的人生寶貴經驗和智慧,其實大部分是前人在他們0-7時灌給他們的程式. 12. 每一代的人, 都無法想像在他們之後得世界會變得如何 13. 潛意識有強大的保護防禦功能, 讓程式不能隨便被更改 14. 每個人都有不適用的程式存在潛意識的系統裡面 15. 一個潛意識防禦功能是在無益處的程式裡夾雜正面定義, 混淆自己視聽 16. 一個潛意識防禦功能是用內疚感來逼退想改變它的對象 17. 一個潛意識防禦功能是用恐懼來威脅或嚇退想改變它的對象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1. 巴夏Bashar 宇宙第四定律: What you put out is what you get back. 能量的輸出, 體驗的得回 2. 真實感覺, 情感, 意念是輸出的能量 3. 感激交纏豐盛, 同理交纏友好, 謙虛交纏智慧 4. 輸出是什麼樣的能量, 是無法做假. 5. 觀察別人現況的體驗, 就可得知他在輸出什麼能量 6. 吸引力法則: 不是把想要的東西吸引過來, 而是所有的體驗都已經在自己的世界裡了, 自己會看不到, 是因為沒有對到頻率. 像電視上的許多頻道的訊號都已經在這台電視上了, 但要看自己是轉到哪個頻道, 沒轉到的頻道, 雖然還在這個電視上, 但自己卻看不到. 7. Letting go and letting in. 自己看不到想要的世界, 是因為有對自己沒幫助的定義程式在身上, 這些程式都是我們從別人身上下載來的, 並不屬於我們的, 所以要先讓這些定義離開我們, letting go. 然後再歡迎迎我們想要的, 屬於我們的定義程式進來. 8. 不屬於我們的程式定義, 會讓我們感覺極沈重, 極不舒服, 極不自然, 極有阻力 9. 屬於我們的原生程式定義, 在我們身上輕如羽毛 10. 不知到它的存在 = 習慣, 知道了它的存在 = 選擇 11. 已經知道了, 還繼續選擇, 那就代表這裡有一個假的正面定義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3exuhm002a01xu2lub0kvy/comments…
巴夏Bashar 宇宙第三定律: The one is the all, the all are the one. 一即是全, 全即是一 一即是全 Holographic: 每個個體都包含了整體的資訊 我們宇宙是Holographic全息 Nassim Haramein: The Schwarzschild Proton Planck - 人類目前所發現的自然最小單位 1.616 x 10的-33次方公分 Planck 如果變大到一粒小砂子, 值子Proton 就變大到從我們的太陽到Alpha Centuri 4.2 光年 宇宙全息: 一顆Proton 含有宇宙總質量10的55次方克 / 公分立方CM的3 我們身體也是宇宙全息的一部分, 包含了整體的資訊 內觀連結自己身體內無盡的智慧 人類目前所看到的世界是佔整體的0.0001% 全即是一: 整體裡面得所有個體並沒有分開, Quantum Entanglement 量子交纏 = Einstein “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詭異的現象 Leonard Susskind 每一個人都是在量子場域裡獨一無二的觀點, 每一個人都是神的一部分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巴夏Bashar 宇宙第一定律: You Exist. 我們存在, 所以我們永遠都會在存在的世界裡 Proton 質子, 從宇宙誕生到現在, 都沒有任何一點衰弱或減退, 包括我們身上的上兆的質子 人類意識的死亡, 就像做夢, 這頭死亡, 那頭就夢醒, 繼續在宇宙間進化 人如果看低自己, 妄自菲薄, 就等於跟量子場域唱反調 宇宙第二定律: Everything is here and now. 所有的世界, 維度, 過去未來, 所有的平行宇宙, 全部都是存在此時此刻的時空. 地球人的時間觀, 只屬於地球人的獨特的關點, 在宇宙其他地方都跟地球的時間觀不一樣 所謂過去未來, 及其他所有維度的世界, 都是在現在. 以不同的頻率存在 我們的世界就如一張張底片, 我們的意識就如投影燈, 每秒選擇上千萬張的底片, 造成生命像連續進行的假象 下一張底片會怎麼選擇, 跟自己怎麼定義現在這張底片直接相關 因為過去的事件, 而造成對自己的負面影響是受害著的定義. 但如果可以在現在掌握新的定義, 那就等於改變了對過去事件的定義, 也就從受害者變正有力量的人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自己的身上有沒有已經老舊, 不適用在現代的觀念? 認為萬物是分開的, 是對世界物理有錯誤的認知 量子物理學家Nassim Haramein 巴夏Bashar 宇宙萬物的誕生不是隨機偶然, 所以我們的生命也不可能沒有意義 妄自菲薄, 自我渺小是跟神(量子場域)在唱反調 每個人, 每個觀點都是獨一無二的 神(量子場域)隨時在照顧我們身體這台精密儀器不回出錯 舊觀念是否給自己框架, 限制自己成長 世界並非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達爾文的理論並不確實 少數人控制多數人的社會結構, 已經不適用於現代 人的結構不只是化學結構, 更正確精準的形容應該是能量結構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史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podcast artwork](/static/images/64pixel.png)
勇敢做自己, 必須先瞭解自己是誰. 在量子世界的自己, 是無限的. 可以無限的劃分 我們 > 一個人 > 100萬億的細胞 > 100 萬億原子 > 無限普郎客 我們隨時都在跟量子場域交換訊息, 並沒有所謂的開始和結束. 勇敢去做自己, 可以不管量子場域的反饋嗎? 當想要去做自己, 卻又忽略人生所有的反饋, 那就是對自己有不完整的認識 認知自己其實是跟世界分不開的, 量子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是相連的 要認識自己, 就不可能不去認識自己以外的世界 Dr. Bruce Lipton 幹細胞實驗, 完全一模一樣的細胞, 卻會因為接收到的養分不同而長出不同的組織 生命的奧秘 = 我們的蛋白質會變形 同一個基因, 可以長出超過3000以上的版本 宇宙間所有的東西每分每秒都在變化和移動, 我們的身體每秒製造100個全新細胞 我們身體隨時隨地都在經歷極激烈複雜強大的變化, 並不是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 是量子場域在幫我們處理這些變化 要去做自己, 需臣服宇宙物理 理解和跟隨量子場域走, 一路順暢. 對抗量子場域宇宙物理, 下場悲慘 量子訊息有明顯的也有隱藏的, 接收到越多, 對自己越有利 調整自己的頻率, 去接收更多的訊息 每一個生物, 每一個人, 都是獨立獨特的觀點, 不可被取代 做自己, 先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 就認識所有在量子場域裡跟自己有關的觀點 史考特網站: www.golden-journeys.com 聯絡史考特: Scott@golden-journeys.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ervetuloa Player FM:n!
Player FM skannaa verkkoa löytääkseen korkealaatuisia podcasteja, joista voit nauttia juuri nyt. Se on paras podcast-sovellus ja toimii Androidilla, iPhonela, ja verkossa. Rekisteröidy sykronoidaksesi tilaukset laitteiden välill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