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work

Sisällön tarjoaa 定覺法師. 定覺法師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Player FM - Podcast-sovellus
Siirry offline-tilaan Player FM avulla!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一)

1:01:50
 
Jaa
 

Manage episode 413481425 series 3276337
Sisällön tarjoaa 定覺法師. 定覺法師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十二緣起 (四十一) 愛緣起支 定覺法師 第七愛緣起支,由有彼三受隨⼀之愛著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第八⽀愛緣起支就是要說明,⼗⼆緣起⽀當中的愛⽀緣起。從它的體性來說,就如同下⾯說到: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與彼(三受隨⼀)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緣起⽀當中第八⽀愛緣起⽀來說,它也是作為最初潤澤業而成習氣(能投生的識)。也就是⼀開始由無明為「等起」⽽造業,也就是到了「⾏緣起⽀」。 剛行業滅了之後,在意識之上,留下習氣,這就到了第三⽀識緣起⽀。最初能夠對於在意識之上的習氣留下潤澤的,就是「愛緣起」。所以,在此處所說的第八⽀愛緣起支,它能夠作為最初潤澤意識之上的習氣。 除此以外,還有如同在此處說到:它能夠領納與⾃「非同⼀重緣起」,即不是同⼀重緣起的三受隨⼀,對於此三受產⽣愛著,符合其體性的內容,就是⼗⼆緣起⽀當中的愛緣起。 若從⽀分來說,〸二支之中的愛緣起支,可以分為三種: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 (1)貪著愛,是指對於輪迴有漏樂受產⽣欲得的愛。所以在一般教科書中說到:「初如欲想得樂之愛」。 (2)壞滅愛,即教科書中說到:「中如欲想離苦之愛」,就是對於輪迴中的各種苦受,產⽣想要脫離、想要遠離此苦的愛,就稱之為「怖畏愛」。 實際上,這個「壞滅」的意思是「怖畏、恐懼」。它意思是我們皆怖畏痛苦等苦受,不希望得到苦受,所以渴求遠離苦受。對於苦受的想要捨離的⼼,就稱之為「壞滅愛」。 (3)後有愛:是指對於後有,即對於之後在輪迴中結⽣相續的後有,教科書中說到:「後如欲求後有之愛。」即希求來生繼續能夠再得到樂受。這樣的愛,就是屬於「後有愛」。 所以,作為十二支之中的第八支愛緣起支是有的,彼蒙受三受隨一而於彼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 而區分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初如欲想得樂之愛,中如欲想離苦之愛,後如欲求後有之愛。 大家看這個就知道是依照次第的,十二緣起當中的愛是什麼呢?它是透由感受任何三種受,就是滿足、痛苦、中庸三者其中之一的緣故,對它有一種貪著的、眷戀的、貪愛的貪心,或者因為感受到三種感受其中之一而對它去貪著、愛著的貪心,這是所謂十二緣起裡面的愛支。 所以,區分為: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三種很容易。 貪著愛就是想要得到快樂的愛樂心。因為我們生起過快樂的感受,而有一種對它的眷戀或一種貪心,希望「不離愛」,這就是所謂的貪著愛。 壞滅愛是想要離開痛苦的,希望痛苦「歪離」的貪著愛。 後有愛是什麼呢?就是想要希求後世能夠繼續獲得快樂的貪著愛,這就是對後世「渴寸求」愛,分為這三種。 如果講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的話,在福稱大師的《決定解》裡會看到:「它是十二緣起裡的第八支,是在一者緣起當中,使著業能變為強而有力的一個貪心,是十二緣起裡面的愛緣起的定義。」 我再講一遍:它是十二緣起裡面的第八支,在一個緣起來講,它是使著業能變為強而有力的一個貪心,是十二緣起裡面愛緣起的定義。分為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三種。 這裡大家要注意的是,從感受是三種受的其中之一而生起的一個愛,它是以三世的十二緣起來講,比如當我這一生,有前世有無明、有第二行業在未來世生起之後,當我結生到後世的有意識的名色隨一、六處生起後,才會生起一個觸心所、受心所;因為有受心所生起,我會跟隨着一個愛取、一個有生起;因為愛取與有的生,又會把以前的業滋潤變成一個有,而才再有生、再有老死,這是以三世的緣起去算,他是比前世的一個緣起,不管造了畜牲、或餓鬼、地獄的無明、行業,與後世這生起的,及未來世的生、老死,有可能是天、人或其他類别的生跟老死,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是「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 所以,至尊法幢⼤師的《緣起總義》當中,對這⼀段的解釋說到:「是故,能夠對於與⾃⾮同⼀重緣起之三受隨⼀產⽣貪愛之⾨,此後對於與⾃同⼀重緣起所攝之能引業之習氣,能夠在最初潤澤的貪欲,此是第⼋⽀愛⽀緣起的性相」。 這就是至尊法幢師在愛⽀緣起的性相當中,有說到:對於與⾃非同⼀重緣起的三受隨⼀貪愛,⽽且他對於與⾃為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之習氣,能夠在最初潤澤的貪欲,具備了這樣的特性,來說明它是⼗⼆緣起第八愛⽀緣起的性相。 所以,以至尊法幢⼤師的這⼀段定義來說,⼗⼆緣起的第八⽀愛緣起,它就是貪欲。貪欲對什欲呢︖是對於與⾃非同⼀重緣起的三受隨⼀產⽣貪欲。藉由對於三受隨⼀產⽣貪欲之⾨,來潤澤與⾃為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之習氣。
  continue reading

1252 jaksoa

Artwork
iconJaa
 
Manage episode 413481425 series 3276337
Sisällön tarjoaa 定覺法師. 定覺法師 tai sen podcast-alustan kumppani lataa ja toimittaa kaiken podcast-sisällön, mukaan lukien jaksot, grafiikat ja podcast-kuvaukset. Jos uskot jonkun käyttävän tekijänoikeudella suojattua teostasi ilman lupaasi, voit seurata tässä https://fi.player.fm/legal kuvattua prosessia.
十二緣起 (四十一) 愛緣起支 定覺法師 第七愛緣起支,由有彼三受隨⼀之愛著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第八⽀愛緣起支就是要說明,⼗⼆緣起⽀當中的愛⽀緣起。從它的體性來說,就如同下⾯說到: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與彼(三受隨⼀)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緣起⽀當中第八⽀愛緣起⽀來說,它也是作為最初潤澤業而成習氣(能投生的識)。也就是⼀開始由無明為「等起」⽽造業,也就是到了「⾏緣起⽀」。 剛行業滅了之後,在意識之上,留下習氣,這就到了第三⽀識緣起⽀。最初能夠對於在意識之上的習氣留下潤澤的,就是「愛緣起」。所以,在此處所說的第八⽀愛緣起支,它能夠作為最初潤澤意識之上的習氣。 除此以外,還有如同在此處說到:它能夠領納與⾃「非同⼀重緣起」,即不是同⼀重緣起的三受隨⼀,對於此三受產⽣愛著,符合其體性的內容,就是⼗⼆緣起⽀當中的愛緣起。 若從⽀分來說,〸二支之中的愛緣起支,可以分為三種: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 (1)貪著愛,是指對於輪迴有漏樂受產⽣欲得的愛。所以在一般教科書中說到:「初如欲想得樂之愛」。 (2)壞滅愛,即教科書中說到:「中如欲想離苦之愛」,就是對於輪迴中的各種苦受,產⽣想要脫離、想要遠離此苦的愛,就稱之為「怖畏愛」。 實際上,這個「壞滅」的意思是「怖畏、恐懼」。它意思是我們皆怖畏痛苦等苦受,不希望得到苦受,所以渴求遠離苦受。對於苦受的想要捨離的⼼,就稱之為「壞滅愛」。 (3)後有愛:是指對於後有,即對於之後在輪迴中結⽣相續的後有,教科書中說到:「後如欲求後有之愛。」即希求來生繼續能夠再得到樂受。這樣的愛,就是屬於「後有愛」。 所以,作為十二支之中的第八支愛緣起支是有的,彼蒙受三受隨一而於彼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 而區分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初如欲想得樂之愛,中如欲想離苦之愛,後如欲求後有之愛。 大家看這個就知道是依照次第的,十二緣起當中的愛是什麼呢?它是透由感受任何三種受,就是滿足、痛苦、中庸三者其中之一的緣故,對它有一種貪著的、眷戀的、貪愛的貪心,或者因為感受到三種感受其中之一而對它去貪著、愛著的貪心,這是所謂十二緣起裡面的愛支。 所以,區分為: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三種很容易。 貪著愛就是想要得到快樂的愛樂心。因為我們生起過快樂的感受,而有一種對它的眷戀或一種貪心,希望「不離愛」,這就是所謂的貪著愛。 壞滅愛是想要離開痛苦的,希望痛苦「歪離」的貪著愛。 後有愛是什麼呢?就是想要希求後世能夠繼續獲得快樂的貪著愛,這就是對後世「渴寸求」愛,分為這三種。 如果講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的話,在福稱大師的《決定解》裡會看到:「它是十二緣起裡的第八支,是在一者緣起當中,使著業能變為強而有力的一個貪心,是十二緣起裡面的愛緣起的定義。」 我再講一遍:它是十二緣起裡面的第八支,在一個緣起來講,它是使著業能變為強而有力的一個貪心,是十二緣起裡面愛緣起的定義。分為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三種。 這裡大家要注意的是,從感受是三種受的其中之一而生起的一個愛,它是以三世的十二緣起來講,比如當我這一生,有前世有無明、有第二行業在未來世生起之後,當我結生到後世的有意識的名色隨一、六處生起後,才會生起一個觸心所、受心所;因為有受心所生起,我會跟隨着一個愛取、一個有生起;因為愛取與有的生,又會把以前的業滋潤變成一個有,而才再有生、再有老死,這是以三世的緣起去算,他是比前世的一個緣起,不管造了畜牲、或餓鬼、地獄的無明、行業,與後世這生起的,及未來世的生、老死,有可能是天、人或其他類别的生跟老死,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是「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 所以,至尊法幢⼤師的《緣起總義》當中,對這⼀段的解釋說到:「是故,能夠對於與⾃⾮同⼀重緣起之三受隨⼀產⽣貪愛之⾨,此後對於與⾃同⼀重緣起所攝之能引業之習氣,能夠在最初潤澤的貪欲,此是第⼋⽀愛⽀緣起的性相」。 這就是至尊法幢師在愛⽀緣起的性相當中,有說到:對於與⾃非同⼀重緣起的三受隨⼀貪愛,⽽且他對於與⾃為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之習氣,能夠在最初潤澤的貪欲,具備了這樣的特性,來說明它是⼗⼆緣起第八愛⽀緣起的性相。 所以,以至尊法幢⼤師的這⼀段定義來說,⼗⼆緣起的第八⽀愛緣起,它就是貪欲。貪欲對什欲呢︖是對於與⾃非同⼀重緣起的三受隨⼀產⽣貪欲。藉由對於三受隨⼀產⽣貪欲之⾨,來潤澤與⾃為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之習氣。
  continue reading

1252 jaksoa

Kaikki jaksot

×
 
Loading …

Tervetuloa Player FM:n!

Player FM skannaa verkkoa löytääkseen korkealaatuisia podcasteja, joista voit nauttia juuri nyt. Se on paras podcast-sovellus ja toimii Androidilla, iPhonela, ja verkossa. Rekisteröidy sykronoidaksesi tilaukset laitteiden välillä.

 

Pikakäyttöopas